生完寶寶後不停發抖?5個有效方法幫助你快速緩解!

許多產婦在生產後會經歷不自主的發抖或發冷,這讓不少新手媽媽感到擔憂,懷疑自己的身體是否出現異常。事實上,這種情況相當常見,根據統計,大約 25%~50% 的產婦會在分娩後出現產後發冷的症狀。雖然這種現象可能會令人不適,但通常是 正常的生理反應,而非嚴重疾病。然而,在某些情況下,產後發冷也可能是潛在健康問題的警訊,因此了解其發生原因及應對方式至關重要。

產後發冷的常見原因

目前醫學界對於產後發冷的確切原因尚未有明確定論,但大多數研究認為,可能與以下 三大生理變化 有關:

1. 體溫變化

在分娩過程中,產婦因為陣痛與用力生產,體溫可能會有所升高。然而,當嬰兒、羊水及胎盤離開母體後,身體會進入一種放鬆狀態,此時體溫可能會突然下降,導致產婦感到寒冷。此外,失血也可能會加速體溫的變化,使產後發冷的情況更為明顯。

2. 荷爾蒙變動

懷孕期間,孕婦體內的 雌激素與黃體素 會大幅上升,幫助胎兒發育。然而,生產後,這些激素的水平會迅速下降,導致身體需要重新適應,這可能會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調節能力,進而引發產後發冷。

3. 血液分佈變動

在懷孕期間,母體的血液供應會集中在 子宮與胎盤,以確保胎兒獲得足夠的營養和氧氣。然而,當分娩完成後,血液流動會重新分配到身體其他部位,這種血液循環的變化可能會影響體溫調節,導致產後發冷的情況發生。

產後發冷通常多久會緩解?

產後發冷通常會在 胎兒出生後的1小時內發生,並且持續 約30分鐘至1小時,絕大多數產婦在此期間內 身體會自行調節,隨後恢復正常。

如果發冷的情況 持續數小時以上,甚至伴隨發燒或其他異常症狀,則需要進一步關注,因為這可能與感染或其他併發症有關。

緩解產後發冷的方法

雖然產後發冷通常是短暫的,但仍然可以透過 適當的方式 幫助產婦緩解不適:

  1. 保暖措施
    • 在生產後立即 用溫暖的毛毯覆蓋身體,減少體溫流失。
    • 使用 加熱燈或暖風機,提供額外的熱源。
    • 穿上 厚襪子,避免足部受涼影響血液循環。
  2. 飲用溫熱飲品
    • 喝 溫水、紅棗茶、生薑水 等,有助於身體回溫。
    • 避免冰冷飲品,以免加重發冷的狀況。
  3. 避免過度換氣
    • 產後因疼痛或焦慮,容易導致過度換氣,這可能影響體溫調節,因此產婦應 放鬆身心、調整呼吸,讓身體適應產後變化。
  4. 補充適量熱量
    • 分娩過程中,產婦的體能消耗大,適當補充熱量能幫助恢復體力,如 熱湯、溫粥等易消化食物
  5. 針對麻醉影響的應對方式
    • 若是因為 減痛分娩(硬膜外麻醉)或半身麻醉 造成的發冷,可與醫療團隊討論是否有適當的藥物可使用,以減輕不適感。

當產後發冷不只是生理反應?留意4大感染警訊

雖然多數產後發冷屬於 正常範圍,但若 持續時間過長,且伴隨 高燒、寒顫、局部疼痛等症狀,則可能是 感染的警訊,需要及時就醫。以下為產後常見的感染類型:

1. 傷口感染

  • 剖腹產傷口、自然產的會陰撕裂傷,若發現 局部紅腫、流膿、疼痛加劇,甚至有異味,就可能是傷口感染的徵兆。

2. 子宮內膜炎

  • 產後如果 惡露有惡臭、下腹疼痛、發燒、子宮壓痛,可能是子宮內膜發炎所引起,應及時治療,以免影響子宮恢復。

3. 泌尿道感染

  • 產後婦女因為膀胱功能尚未完全恢復,容易有 頻尿、尿痛、尿液異味,甚至可能出現 腰痛、血尿,建議立即就醫,避免感染擴散。

4. 乳腺炎

  • 哺乳期間如果乳房出現 局部腫塊、紅腫、脹痛,甚至伴隨發燒、倦怠,則可能是乳腺炎的症狀,應盡快處理,以免影響哺乳計劃。

產後發冷:正常生理現象還是警號?

大部分產後發冷屬於正常的生理反應,產婦不必過於擔心,只要透過 適當的保暖、補充熱量、調整呼吸,多數情況下症狀會在 短時間內自行緩解

然而,如果 冷顫持續時間過長,並伴隨發燒、極度疲倦、惡露異味等異常情況,則應提高警覺,這可能是 感染或其他併發症 的徵兆,應立即就醫,以確保自身與寶寶的健康。

產後恢復期間,產婦需要 充分休息、補充營養、保持身體溫暖,才能順利迎接寶寶的成長歷程。同時,若有任何異常情況,應儘早尋求醫療協助,以確保產後調理的順利進行。

超市優惠情報交流whatsapp群組立即加入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