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懷孕是一段奇妙的旅程,隨著孕肚逐漸變大,胎兒也在努力成長。這 280 天的孕期中,胎兒如何從微小的受精卵發展成新生兒?本文將詳細解析懷孕初期的胎兒發育變化,並提醒孕媽咪產檢時應注意的事項,幫助更好地掌握胎兒健康狀況,迎接健康孕期。
受精卵的成長與著床

懷孕的起點始於受精,當精子與卵子結合形成受精卵後,受精卵會經過細胞分裂,最終移動至子宮內並著床。著床後,孕媽咪體內的黃體素會持續分泌,幫助穩定子宮內膜,為胚胎提供適合生長的環境。
這個階段,孕媽咪的身體變化尚不明顯,但體內已經開始分泌人類絨毛膜促性腺激素(HCG),最快可在受孕後 11 天於尿液中檢測出懷孕反應。
懷孕初期胎兒發育與產檢重點
懷孕第 1~4 週:胚胎初形成
胚胎大小:約 0.1mm,3 週後增長至 1mm
- 這個階段,胚胎仍非常微小,主要發展為三層細胞結構,分為外胚層、中胚層、內胚層,之後將發育成不同器官:
- 外胚層:皮膚、神經系統
- 中胚層:骨骼、肌肉
- 內胚層:消化系統、呼吸系統
- 確認懷孕:如果月經未如期到來,可以使用驗孕棒進行初步檢測,並盡快安排產檢確認懷孕。
懷孕第 5~7 週:胎兒心跳開始
胚囊大小:約 6.3~38mm
- 5 週左右,胎兒的五官輪廓開始成形,包括眼睛、耳朵、嘴巴等。
- 第 6 週起,心血管系統開始運作,超音波可見胎兒心跳,這是孕期的重要里程碑,代表胎兒正在健康成長。
- 這個時期是胎兒腦部與內臟發育的關鍵期,孕媽咪應避免服用不適當的藥物,如有需要,請務必諮詢醫生。
產檢重點:
- 超音波檢查,確認胎兒是否有正常心跳
- 可能開始出現孕吐、胸部脹痛、容易疲累

懷孕第 7~8 週:胎兒開始活動
胎兒長度:約 1~2cm
- 胎兒的四肢雛形開始出現,超音波可看到像「小蹼」的結構,未來將發育成雙手雙腳。
- 這時,胎兒已經開始有輕微的伸展動作,如踢腿、晃動手部,雖然孕媽咪還感覺不到,但這是胎兒健康發育的重要表現。
- 孕媽咪的身體變化更加明顯,可能開始感到噁心、胃脹氣、對氣味特別敏感等。
產檢重點:
- 第一次產檢(第 8 週),確認胎兒發育狀況,建立孕期健康管理計畫。
懷孕第 8~10 週:胎兒五官發育
胎兒長度:約 2~4cm,體重約 3~12g
- 胎兒外觀變得更明顯,頭部比例較大,因為腦部神經系統正在快速發育,超音波可見胎兒頭部內捲的姿勢。
- 這個階段,孕吐可能達到高峰,建議少量多餐,補充營養,避免脫水或營養不良。
產檢重點:
- 監測胎兒發育,確保胎兒心跳穩定
- 如孕吐嚴重導致脫水或體重減輕,應就醫檢查
懷孕第 10~12 週:染色體篩檢開始
胎兒長度:約 3~7cm,體重約 10~25g
- 胎兒的四肢開始發育,臍帶也開始形成。
- 約 11 週左右,胎兒的生殖器官開始發展,但此時還無法透過超音波確認性別。
- NIPT(非侵入性胎兒染色體篩檢)可在 10 週起進行,可檢測唐氏症、愛德華氏症等染色體異常問題。
產檢重點:
- 第一次唐氏症篩檢:透過超音波測量胎兒的頸部透明帶(NT),評估是否有唐氏症風險。
- 首次公費抽血檢查:檢測貧血、愛滋病、德國麻疹、B 型肝炎等健康指標。
- 如果胎兒姿勢配合,部分孕媽咪在 13 週左右可得知寶寶性別。

懷孕初期的身體變化與注意事項
懷孕初期,因為體內荷爾蒙劇烈變化,孕媽咪可能會有明顯的生理變化,包括:
- 噁心想吐(孕吐):可採少量多餐,避免刺激性氣味。
- 胸部脹痛:體內荷爾蒙影響,屬正常現象。
- 容易疲累、嗜睡:多休息,避免熬夜。
- 頻尿:因子宮增大壓迫膀胱,屬正常反應。
- 消化不良、脹氣:可適量進食纖維食物與溫水。
孕媽咪如何度過健康的懷孕初期?
懷孕初期是胎兒發育的重要階段,從受精卵開始發展到擁有心跳與四肢,整個過程充滿神奇與驚喜。孕媽咪應該密切注意自身健康狀況,定期產檢,並留意孕吐、飲食營養、身體不適等狀況,為胎兒創造一個安全的成長環境。

隨著胎兒的逐步成長,孕媽咪也將逐漸適應懷孕帶來的變化,期待著迎接新生命的來臨。
超市優惠情報交流whatsapp群組立即加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