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懷孕期間,準媽媽需要定期進行多項檢查來確保自己和寶寶的健康,從驗孕開始,到超聲波檢查、唐氏症篩檢、妊娠糖尿病檢測等,每個階段都有特定檢查項目。這些檢查能幫助準媽媽及早發現潛在問題,確保順利度過孕期並迎接寶寶的到來。
0-5週
- 當月經遲遲未來時,驗孕棒可以初步判斷是否懷孕。一旦結果不確定,建議立即看醫生以確認懷孕。初期驗孕證明和超聲波檢查通常需要等到6-8週進行。

6-8週
- 超聲波檢查能檢測到胎兒心跳和卵黃囊,這是胎兒在12週前的重要營養來源。此時無需過早補充大量補品,健康飲食即可。

9-11週
- 如果家族有遺傳疾病史,醫生可能會建議進行絨毛膜採樣,但這不是一般孕婦的必要檢查。
12週
- 可以開始在政府醫院進行定期檢查,醫院會提供詳細資料,並可提前預約參加孕婦運動班。
13-16週
- 第二次產檢,如果媽媽年齡超過35歲,需進行唐氏症篩檢,最佳時間是16-18週。年齡不到35歲的媽媽,也可以選擇進行T21或Nifty檢查,這項檢查還可以提前知道寶寶性別。

17-20週
- 第三次產檢,進行胎兒結構檢查,確認頭圍、腹圍、大腿骨、脊椎等發育狀況。如有特殊健康狀況,可能需額外進行結構檢查。

21-24週
- 進行妊娠糖尿病篩查,醫院會讓孕婦喝糖水,並在前後抽血,檢查血糖指數。
25-28週
- 進行乙型鏈球菌檢查,若檢測為陽性,需在分娩時用藥以避免傳染給寶寶。
29-32週
- 檢查水腫、血壓和蛋白尿情況,以排除子癲前症的風險。
33-35週
- 評估胎兒體重和出生時的預估體重,並決定是否需要控制飲食或補充營養。同時檢查媽媽的鐵質和血小板情況,確保健康狀態。
36週
- 進行密集檢查,確認寶寶和媽媽的健康狀況,準備好分娩用品如「走佬袋」。

37週
- 檢查假宮縮的頻率、尿頻和胎動情況,因為寶寶隨時可能出生。

38-42週
- 胎位固定,準媽媽需準備好迎接寶寶。如超過42週仍無動靜,醫生可能會安排入院催生。

這些檢查對於孕期的健康管理至關重要,準媽媽應按時進行檢查,確保自己和寶寶的安全。
超市優惠情報交流whatsapp群組立即加入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