孕期腹痛別輕忽!如何分辨正常不適與需立即就醫的狀況?

懷孕期間,孕媽咪可能會出現各種不同程度的腹痛,這讓許多準媽媽擔心是否影響胎兒的健康。事實上,懷孕期間的肚子痛可能與孕期變化有關,也可能來自其他健康因素。不同孕期、不同位置的腹痛,可能代表不同的健康狀況,因此了解腹痛的原因,才能及時應對並確保母嬰安全。

懷孕肚子痛的可能原因

懷孕期間的腹痛可分為與懷孕有關的疼痛及無關的疼痛。以下列舉各種可能導致肚子痛的狀況,並提供處理方式。

1. 流產徵兆

懷孕早期若出現陰道出血或腹痛,可能是流產的警訊。若出血量少且沒有嚴重疼痛,多數情況下仍可持續妊娠。但如果伴隨嚴重腹痛與大量出血,則可能代表胚胎不穩定,流產風險較高。

 症狀:下腹疼痛、陰道出血、子宮收縮
 應對方式

  • 立即就醫檢查胚胎狀況
  • 避免劇烈活動與勞累
  • 按醫生建議使用安胎藥物或接受治療

2. 子宮外孕

若懷孕初期出現劇烈腹痛,且超音波檢查無法在子宮內看到胚胎,就要警惕子宮外孕的可能。當受精卵無法正常著床於子宮內膜,而是在輸卵管或其他部位發育,會導致強烈疼痛,甚至引發大量內出血,影響生命安全。

 症狀:一側下腹劇痛、陰道不規則出血、頭暈或休克
 應對方式

  • 立即就醫,透過超音波與血液檢查確認
  • 依照病情選擇藥物或手術治療

3. 腹股溝疼痛

懷孕期間,子宮逐漸增大,導致支撐子宮的圓韌帶受到拉扯,可能引發腹股溝部位的疼痛,通常不會影響胎兒安全。

症狀:一側或雙側下腹刺痛或拉扯感
應對方式

  • 避免突然改變姿勢
  • 多休息並放鬆身體
  • 可用溫熱敷來緩解不適

4. 早產性宮縮

懷孕 28 週以後,若下腹部感到規律性的收縮疼痛,且伴隨子宮繃緊,可能是早產性宮縮,需立即檢查胎兒狀況,以防早產。

 症狀:下腹緊繃疼痛、子宮規律收縮、陰道分泌物增多
 應對方式

  • 立即休息並觀察宮縮頻率
  • 就醫監測胎心音與宮縮狀況
  • 可能需要安胎治療,避免胎兒過早出生

5. 胎盤早期剝離

若懷孕後期出現劇烈腹痛,且子宮變硬、陰道出血,可能是胎盤早期剝離,這是嚴重的產科併發症,可能影響胎兒氧氣供應,甚至導致母胎危險。

症狀:突發腹部劇痛、陰道大量出血、子宮持續收縮
 應對方式

  • 立即就醫,進行超音波檢查
  • 視情況決定是否提前分娩
  • 住院監測母胎健康

6. 子宮破裂

若孕婦有剖腹產或子宮手術史,懷孕後期若發生劇烈腹痛,可能是子宮破裂,這是一種高風險的產科急症,需緊急手術處理。

 症狀:突發劇烈腹痛、子宮壓痛、胎兒心跳異常
應對方式

  • 立即前往醫院,可能需緊急剖腹生產
  • 高風險孕婦應定期產檢,提早監測

7. 假性與真性產兆

孕媽咪在懷孕後期可能會感受到不規則的子宮收縮,這被稱為假性宮縮。但如果收縮變得頻繁且規律,每 5-6 分鐘出現一次,則可能是生產前的真性陣痛。

應對方式

  • 假性宮縮:休息後疼痛會緩解,可觀察是否變得規律
  • 真性宮縮:若收縮頻率每 3-5 分鐘一次,應準備前往醫院待產

懷孕肚子痛可能與孕期無關的因素

除了與懷孕直接相關的腹痛,孕期仍可能因其他健康問題引發不適,應留意這些狀況:

1. 便秘與脹氣

懷孕期間荷爾蒙變化會影響腸胃蠕動,容易導致便秘與脹氣,進而引起腹部不適。

應對方式

  • 多喝水與攝取高纖維食物
  • 適量運動促進腸胃蠕動
  • 若長期便秘,可諮詢醫生適當使用溫和的緩瀉劑

2. 急性盲腸炎

懷孕期間,盲腸會隨子宮增大而移位,導致診斷困難。如果右下腹持續疼痛且伴隨發燒、噁心,應警惕急性盲腸炎的可能。

 應對方式

  • 立即就醫檢查,透過血液檢測與超音波確認
  • 視情況決定是否進行手術

3. 急性膀胱炎

由於懷孕期間子宮壓迫膀胱,孕婦更容易發生泌尿道感染,若解尿疼痛或頻尿但尿量少,可能是急性膀胱炎。

應對方式

  • 立即就醫檢查尿液,適時使用抗生素治療
  • 多喝水,促進尿液排出

懷孕期間的肚子痛可能來自不同的原因,從正常的生理變化到需要緊急處理的併發症,孕媽咪應密切關注自己的身體狀況。若出現劇烈腹痛、陰道出血或胎動異常,應立即就醫,確保母胎安全。

透過了解懷孕期間各種腹痛的可能原因,孕媽咪可以更安心面對孕期的變化,也能及早發現異常情況,確保健康平安地迎接寶寶的誕生。

超市優惠情報交流whatsapp群組立即加入

發佈留言